认真思考:钱多到根本花不完,真的快乐吗?

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多到根本花不完的钱”下定义。花不完的钱不等于无限的钱,而是可供一个人一辈子随意消费直到死那一天的钱。钱还是有限的,只不过花钱的人并不需因此而感到拘束。

再华丽的衣服,穿久了也觉得一般;再美味的食物,吃多了也会腻;再令人舒服的服务,享受多了也会渐渐麻木。一个正常人不会无限制地渴望某一种东西。如果有什么东西是人人都想要并且绝不会嫌多的,那一定就是钱或与钱具有类似属性(价值稳定、易于流通等)的、有形或无形的存在(以下统称为钱)了。

人们需要的并不是钱本身,而是钱能换来的一切商品和服务,如果一个人拥有花不完的钱,也就相当于拥有了钱能买到的一切商品和服务,而如果一切商品和服务都能用钱购买,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切。那这人一定是全世界最快乐的人吧?

未必。

什么是快乐?

人都想要有更多的快乐、更少但痛苦,但也许快乐和痛苦两者是通过互相衬托来体现的,也就是说:当你想要体验某种快乐却不能如愿时,就会感到痛苦;而当你正在经历的某种痛苦消失时,你就会感到快乐,世间的一切快乐与痛苦莫不如此。《人间失格》中有这样一句话:“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自然不会有悲痛的来袭。”也是这个观点。

若确实如上述所说,那这就将推导出一个令人失望的结论:如果快乐能被量化,那么人所能体验到的快乐值与痛苦值(负快乐值)之和是无限趋近于0的。具体来说:如果你正在经历痛苦,那么这种痛苦越大、持续时间越久,则这种痛苦结束后,你的快乐也会越强烈;反之,如果你正感到快乐,那你必须意识到这是一笔债,一旦到了偿还的期限,你将不得不以经历痛苦的方式连本带利地偿还。

钱带来的“快乐”和“快乐债”

显而易见,有了足够的钱,你可以比普通人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普通人去不了的地方旅游、吃普通人吃不起或舍不得吃的美味、住上普通人奋斗一辈子都住不起的大豪宅。简而言之,有钱人可以更轻易地让自己的欲望得到满足。对有钱人来说,没有什么想要拥有的东西会一直停留在“想要”的阶段。

假设一个有钱人和一个普通人都想要买一套房子,有钱人几乎不用想,直接从账户里取出对他来说微不足道的一笔钱——就像是从自家羊圈里找了一只羊,从其身上薅下一小把羊毛一般。再拿着这一小撮羊毛,到售楼处全款买下那套心仪的房子。而对于普通人来说,他可能需要奋斗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买下这套房。对于有钱人来说,这套房能带给他的快乐非常小。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当他终于住上自己心仪的房子或终于还清房贷时,他的快乐一定是非常强烈的。

有钱人可以全款买下房子,不用欠任何经济债,但因为他及时地享受了钱带给他但快乐,背后可能免不了有一笔“快乐债”等着他,这笔债大概就是他的快乐阈值会被调得很高,他必须做出一些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才能体验到常人相对轻易就能体验到的快乐。

最近被曝出的各种和明星相关的丑闻可能会让一些人感到不解,为什么这些人既不缺钱又不缺颜,却要铤而走险做这种“蠢事”?答案其实很简单,正是因为他们的钱太多了,世界上一切能用钱买到的、合法的商品和服务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他们只能通过一些另类的途径来刺激自己的感官,并享受那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带给自己的快乐。

“快乐债”暴雷

本文最开始说过,一个正常人不会无限制地渴望某一种东西,因为人类作为一种普遍一百多斤重、一米多高、个体自然存活时间小于100年的灵长类动物,对外界物质的实际需求是极为有限的,而“快乐”这种心理感受只不过是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一种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特性,是自然在人们做有利于生存繁衍的行为时给人的一种正向刺激,可一旦这种行为超出了某个限度,这种正向刺激就将不复存在,甚至变为反向刺激了。就像饿了吃饭会感到快乐,但一直吃个不停,只会带来痛苦。如若不然,人类这种动物怕是早已被自然选择淘汰得干干净净了。

对于一个人来说,任何一件能给他带来快乐的事所能给他带来的快乐都是有上限的,一旦达到这个上限,再去做这件事并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快乐。就像昨天,我一个朋友说他很羡慕没看过《海贼王》的人,因为他们还有1000集可以看。在看《海贼王》这件事上,我能获得的快乐就胜过他能获得的。

既然做同一件事无法带来更多的快乐,那做不同的事总可以了吧?这确实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快乐荒”,但并不解决根本问题,只是把“快乐债”的暴雷时间往后推迟了一些。且不说为了体验快乐要做出多么稀奇古怪且令人难以理解的事,就算真的有那么多事可以做,人的各种感官在不断应对外界的刺激时也会变的越来越麻木,人也就越来越难以体会到快乐。

终于有一天,当一个人获取快乐的代价高得吓人、而收益却低得可怜时,他的“快乐债”就暴雷了。那时,让普通人感到快乐的事只能让他感到无聊;让普通人感到无聊的事只能让他感到痛苦;而让普通人感到痛苦的事可能会让他抑郁。

钱本身带来的痛苦

认真看完上面的内容后,你可能会同意:钱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你拥有的钱太多,那就不是你去支配钱,而是钱来支配你。马云等人就经常说类似的话,只不过都被当作了“凡尔赛”。但他们可能说的是事实,只不过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么有钱的生活,永远也体会不到那种因为太有钱而导致但烦恼。

《庄子》有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若是把“知”换成“钱”,这大概就是有钱人们因为钱太多而产生的诸多痛苦的根源吧。钱太多了,一天不花掉多少就浑身不痛快,要是到死那天都没花完,这些钱就和自己没关系了,还得操心给这一大笔遗产找个靠谱但继承人。事实也常常如此。

有了足够多的钱的人往往会过度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问题,特别是到了一定年纪的有钱人,每天不得不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运动,哪怕不喜欢,也得照做。出门时,身边也不得不带上好几个保镖。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起他们的警觉。长此以往,身心俱疲。

有钱人还经常担心自己浪费了手上的资源,错过了好的项目,整天忧心忡忡。许多有钱人虽然明知自己拥有的钱这辈子都花不完,但还是沉溺于“大富翁”游戏,无法自拔。对他们来说,赚钱的速度稍慢一些就已经足够令人沮丧了。

有钱人还会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时,身边的人以“借钱”之名来找他们要钱时,他们内心一定会纠结:是编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去守护自己的私有财产,还是大手一挥在对方心里塑造一个大款的形象。

幸好我不是有钱人(?)

“原来钱能带来这么多烦恼啊!还好我是个穷逼”,说出这种话的人多少是有些酸葡萄心理的,因为钱确实是个好东西,而且钱是社会用以回馈给劳动者为社会付出的劳动的主要形式:你为社会付出了劳动,社会给你钱,你可以用钱去换取社会中其他人的劳动成果。钱的本质就是一种债,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合法拥有的钱越多,你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就越大,哪怕你是买彩票中的。

钱当然要挣,快乐也当然要去追求,只是如果想要通过不断地花钱来获得源源不断的快乐,那你最好先意识到:快乐只是一种心理感受,它和行为没有直接关联,同一件事能带给一个人的快乐是有限的,一个人能体验到的快乐之总和也是有限的。

欧阳桂花

欧阳桂花

本站特约作者、没文化、没技术、喜欢思考、热爱生活、是个好人。

12条评论

  1. 好像不太对:在中国普通人把攒起来的大部分的钱都拿去买房子了,并没有换取社会中其他人的劳动成果(盖房子的农民工拿不到那么多钱,大头被上头抽走了)

    1. 为房子付出劳动的不只有盖房子的农民工,从房屋建设的相关手续到建筑设计、再到建筑材料的生产、加工、运输,以及房屋的销售、周边的配套设施和服务等都属于劳动,这里自然也有开发商的功劳。当然啦,国家肯定也会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去对方家进行一些列调控,所以最终的成交价可能和实际使用价值有一定的出入,但这并不影响它能带给人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很多时候是不讲道理的。要论实用性的话,水和空气对人的实用性比房子大太多了,但由于其太容易获得,人在得到它们时并不会有非常强烈的快乐,而房子,你为它付出得越多、你想要却没有时的痛苦越强烈,那么你最终得到它时的快乐就会越强烈。

  2. 讲得很有道理,很多事情是种循环,所以个人认为体验过程很重要。

  3. 换一种思考方式 有果既有因。是果生的因 而非因生的果。
    比如:成就了一件事,回看是努力+时运生成了果。
    然尔 大多数 努力+时运并不会成长成果。

  4. 关键我没有钱花不光的时候,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没法说,主席告诉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经历更加没有评论权

  5. 在命理学上有一个说法:每个人的财运是一个「钱袋」。每个人的「钱袋」大小不一样,有的人积蓄满了,就满了,就不会再装得下更多的钱,因为他们恐惧钱袋是空的,但这样钱袋的大小不会有任何的改变;但有的人「钱袋」时常都是空的,久而久之,钱袋也就会越来越小。最合理的方式是花出一部分,然后再进一部分,这样流动起来「钱袋」才会越来越大。

    郭德纲有句话我还蛮认同的,「要赚钱先要学会花钱。」很多人为了钱幸苦一辈子,结果最后什么也带不走。「钱袋」就这么大,里面只有一半,乐观的人觉得它还有一半,悲观的人觉得它只剩下一半,享乐主义则觉得就算只剩一半,也要享受一整包的价值……所以为钱苦为钱乐,终究是看我们怎么对待钱。

  6. 自己花不完,还可以留给下一代,让他们不用钱愁,去做想做的事

  7. 其实幸福感就是「持续地增长」。

  8. 不太认同。下面是我的个人观点:为了论证钱和幸福的关系,可以把幸福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是钱可以带来的。而另一半则与钱无关,钱不是左右这一半的核心要素。最后,我还认为钱不能左右的这一半占比远大于另一半。

    1. 我们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即:钱确实能带来快乐,但钱能带来的快乐是有限的。

  9. 可能是有钱人的快乐你我不懂,就跟“钱不是万能的一样”

  10. 不会快乐,我觉得是既能拿的起,又能放得下才是真快乐。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