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理解的,人对于其他人长得好看与不好看的判断标准来源于和你所接触到的人的面貌的某种“平均值”以及刻在你基因中的某些值。设想一下,如果你一生中接触到的人都是西瓜一样的头,草莓一样的鼻子,香肠一样的嘴……由于你从没见过其他长得不一样的人,于是深信人应该长这样才算正常。突然有一天看到一个长得和彭于晏一样的人,你会觉得他好看吗?很大概率不会,因为你从没见过长这样的人,只会感觉他像外星人,甚至感到害怕和恐惧。
上面这个例子有点极端,来个稍微接地气点的例子: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对审美会有不同的偏好。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第一次在电视上或者报纸上看到外国人的照片时内心的想法,可能多多少少觉得他们长得有点“不好看”吧,因为总觉得他们什么地方长得和我们经常见到的人有点不一样。不过由于互联网的发达,这种偏差越来越小,因为即使身处中国,也能经常在网络上和各种媒体上看到其他国家的明星模特们。
还有一种心理现象叫做“曝光效应”,指我们会对经常接触到的人事物产生偏好。所以情侣在一起时间长了,哪怕刚开始没什么感情,久而久之也容易“日久生情”,哪怕你不喜欢喝碳酸饮料,每天看到广告里的“可口可乐”,去超市时也会产生想试一试的冲动。而虽然每个人都长得不一样,但许多的特征是相似的。脸部的形状、眼睛的大小、鼻子的高低、嘴唇的长宽比例等等的这些特征,如果我们的大脑经常接触到某些特征,当我们再次看到具有这些特征的人脸时,我们或许就会产生出“喜欢”的念头。
所以,我们觉得一些人好看,大概率是因为他们的长相让我们觉得正常,也致使“长得好看的人都差不多的好看,长得丑的人却各有各的丑法”,大概就是这样吧。